大连海事大学诞生于100多年前山河破碎的旧社会,成长在矢志民族复兴的新中国,肩负着“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的历史使命,学校的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通过百十余载的艰苦奋斗,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第一与唯一,推动和见证了中国海运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飞跃,努力实现着新中国几代人海洋强国的梦想。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上海航务学院与发端于1927年东北商船学校的东北航海学院合并组建大连海运学院,同年,发端于1920年集美学校水产科的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成立了由交通部直接领导的全国唯一的高等航海学府——大连海运学院。这是一次足以载入新中国海运史册的大事件,奉调北上的老师和学生几乎囊括了当时全国所有的海运人才。
在大连海事大学百十余年的历史中,曾有这样一群人,留下厚重的印记,成为了海大记忆,更成为了国家记忆,书尽了家与国的意义。在今天,仍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刘双恩:完成了运送民主人士北上的任务
在1949年2月,“东方”轮第一任船长、党内高级航海人才刘双恩驾驶“东方”轮从维多利亚湾悄然起航,成功穿越台湾海峡,驶入大连港。红色海运前辈们冲破艰难险阻,完成了运送民主人士北上的任务,保证了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
方枕流:驾驶第一艘五星红旗的轮船船长
1949年9月,“海辽”轮船长方枕流驾驶“海辽”轮从香港起航,宣布起义,回归新中国怀抱。1949年10月1日,“海辽”轮上升起五星红旗。毛泽东主席专门为“海辽”轮发来贺电:“庆贺你们在海上起义,并将‘海辽’轮驶达东北港口的成功。” 在“海辽”轮起义感召下,1950年1月15日,香港招商局和留港的13艘货轮起义。同年8月,民生、中兴等民族资本航运公司的33艘船舶、1000多名船员也投入新中国的怀抱。
鲍浩贤:开辟中国到西非航线以及东非坦桑尼亚航线
1963年,鲍浩贤船长驾驶“和平”轮历时54天,航程1万多海里,终于抵达几内亚科纳克里港,开辟了中国到西非的航线。此后,他又带领船员们成功开辟东非坦桑尼亚航线,受到了国家元首的热烈欢迎。在海上航线的有力支撑下,坦赞铁路等一大批新中国援非项目顺利建成,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中非关系也因此成为发展中国家间关系的典范。
贝汉廷:开辟中美首条航线
1979年,贝汉廷船长驾驶“柳林海”轮驶进美国东岸的西雅图港,架设两国友谊之桥。当天的报纸生动描述了当时的盛大场景:“中美海上航线在中断30年后,中国第一艘货轮停靠在西雅图港,军乐队奏起了欢迎曲,政治人物在料峭的寒风中等待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林祖乙:为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了基础
1964年,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林祖乙驾驶“燎原”轮首航日本,打开了中日海上贸易的大门。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候,中央有一个评价,中国的船员是没有职务的大使,是为中日建交打下基础的。
钱永昌:新中国首位船长出身的交通部长
196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钱永昌驾驶“红旗”轮打通南北航线,冲破了美国和台湾当局对大陆沿海近20年的封锁。后来,他成为了新中国的交通部长,也是首位船长出身的交通部长。
王亚夫:新中国首位女轮机长
1957年,王亚夫开始航海生涯,凭借不屈的意志和过硬的技术,从实习船员一路晋升到轮机长。王亚夫在海上漂泊了近40年,她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位女轮机长,也是世界上海龄最长的、唯一一个终身从事海上事业的女轮机长。
王建忠:穿梭生命禁区的极地船长
王建忠驾驶“雪龙”号科考船,在18年的时间里总共参与了12次中国南极考察和5次中国北极考察,破冰逐浪,穿越地球南北,纵使极寒险境、离乡万里,也挡不住他遨游瀚海、探索未知的使命和光荣。
一代又一代海大人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创业史,一部国家民族航运事业的振兴史,一部大连海事大学与国家民族航运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史。这所大学用百十余年的接续奋斗,勇敢回应国家期待,坚决扛起使命责任,见证,参与。贡献了民族航运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今年6月8日,大连海事大学将迎来114岁生日。114年,无数海大人用不同的方式演绎了“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用不同的国家记忆诉说着同样的家国情怀。
大连海事大学,114岁生日快乐!